我和我的箫笛博物馆 郑金城《玉屏箫笛文史集萃》
2025-10-16 16:24:34 点击量:

《玉屏箫笛文史集萃》

名都纪事

目录

序言

仙翁授艺 於江

华夏玉屏箫 李培志

一物胜千言——赏析民国时期郑新山制作的一对平箫 郑金城

玉屏箫笛艺人的六大传承谱系 李培志

玉屏箫笛厂发展壮大记事 郑辉蒸

千雕万琢始成器——玉屏箫笛的制作工序及流程 於江

玉屏箫笛使用竹材的演变 宋开岳

我所经历的玉屏箫笛发展实况 刘文忠

玉屏箫笛生产工艺的历史沿革 张进贤

玉屏箫笛生产工具的革新 薛群杰

山远留画意 斋古传佳韵——玉屏箫笛“山”与“斋”字号的文化特征 宋开岳

玉屏箫笛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之路 杨清博

玉屏箫笛赠与美国前总统卡特 吴继昌

箫声笛韵话传承 客到玉屏续韶音——全国第二届“平箫玉笛”系列文化活动纪实 李培志

 

名家印象

盘山紧,玉屏松 张恨水

箫工郑辉蒸与琴箫规格 查阜西

乐嘉藻:平箫享誉世界的重要推手 李芳

洞箫是我修行的工具 谭宝硕

我与玉屏箫笛的不解之缘 张树虞

玉屏箫笛上的竹刻艺术 邓宏顺

诗题翠竹 曲慰知音——一对特别的玉屏箫 刘国斌

龙笛凤箫聚知音——忆2006 年首届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节 王少庆

箫立天地之间 黄松柏

名人笔下的玉屏箫笛 郑孝碧

梦中犹醉玉屏箫——宋翔凤与玉屏箫 郑孝碧

“西南巨儒”郑珍与玉屏箫 郑孝碧

唐笛宋箫竞风流 袁小松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我与玉屏箫笛的情缘 陈晓毅

箫声共情——我与贺小帅老师的箫韵艺术 席楠

箫音韵我心 段承文

 

能工巧匠

雕刻名家伍云斋 张朝玉

朴实无华 德艺双馨——追忆玉屏箫笛制作艺人聂凤鸣 李培志

腹有诗书气自华——追忆玉屏箫笛制作艺人洪平山 李培志

顾国富的雕刻人生 宋开岳

精雕细刻练匠心——记玉屏箫笛厂厂长吴继红 姚愿福

勤学苦练采众长 心系竹韵传世家——记箫笛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姚茂芳 姚 军

玉笛清扬静红尘 平箫朗润追梦人——记玉屏箫笛行业协会会长姚茂顺 姚 军

灵机透 技艺精——记玉屏箫笛制作工匠吴阁灵 姚愿福

刀刻人生路 竹上龙凤吟——龙为军的箫笛雕刻人生之旅 龙为军口述 姚军整理

洞箫助我谋稻粱 我为洞箫赋雅情 舒厚礼

红袖添彩绽芬芳——传承玉屏箫笛技艺的“半边天” 李培志

 

传承弘扬

讲好箫笛故事 奏响时代乐章——侗家音乐剧《平箫玉笛》的创作经过 付弘亮

《平箫玉笛》音乐剧参加全国展演始末 付弘亮

留“山”为证——“刘崑山祖遗平箫”牌匾的传承故事 吴德辉

我和我的箫笛博物馆 郑金城

苦学勤钻六十载 箫声笛韵赤子情——唐先智的箫笛人生追忆 李培志

形扁音圆碧玉箫——玉屏扁箫的来历与传承 姚 军

翠竹荫中传绝艺——塔坡姚姓的箫笛承袭故事 姚 军

政协提案让箫笛文化在玉屏校园传承 孙爱珍

深耕箫笛文化沃土 培养非遗传承幼苗——印山民族小学推动箫笛文化进校园工作纪事 杨深平

吟咏箫笛的新文学乐章 杨清博

颂箫韵 扬笛声——玉屏箫笛乐团的组建与发展 蒋 毅

留存历史 传承文化——两本箫笛文化书籍的编纂经过 汪 兴

携箫行天下 杨厚苗

《玉屏箫笛》英语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龙 璇

箫笛史话入籍来——《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书籍编纂记事 李培志

永恒的印迹——玉屏箫笛历史事件概要 李培志 陆艳慧

后记

 

《玉屏箫笛文史集萃》

政协玉屏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编

编委会

顾问:杨启明 田兴国 刘洪斌

学术顾问:张新民 周林生 张树虞 贺小帅

主任:黎滨江

副主任:韩建国 张 昭 姚金水 吴登伦 姚争春

黄桂木 肖 湘 姚祖豪 彭 辉

委员:舒 坦 李培志 杨志刚 罗 艺 熊水英

杨海燕 姚愿福

主编:黎滨江

执行主编:吴登伦

副主编:舒 坦 杨显政 杨 锋

总纂:李培志 於 江

分纂:吴德辉 宋开岳 姚 军 姚茂顺 蒋 毅

郑孝碧 郑金城 张进贤 杨清博 舒厚槐

审读:杨长银 姚愿福

图片提供:姚林屏 姚祖告

封面题字:吴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