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点击量:

作曲:山奇

箫:田龙

乐曲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挂念;梦回故乡,对江南的诗意表达。

 

 《忆江南》录音札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思绪与景色的交融,形成一抹晕染的婉转江南。山奇老师将乐谱发给我,希望我能校对一下适合箫演奏的谱子并录制一版箫的标准版本,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要感谢山奇老师对我的信任。

 

在录制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多听一些其他版本,了解设计作品表达的内涵以及技巧。 山奇老师创作的《忆江南》以“江南好”起兴,表达了对故土与至亲的追忆。思念养育自己的家乡和母亲,母亲在哪,家就在哪里。音乐呈现从静谧怀念到澎湃抒怀的升华,最终用最直白的“江南好”概括所有的情愫。对应在演奏中要表达情感递进层次。

最后一段是情感爆发点,是对思念力量的释放,需重点打磨。这种释放不能是简单的音量的变强,有时也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部分高音可以用极弱表现,更显时光不能倒流,场景不能再现的一种“揪心”思念。随着音量的渐强,看向更远的、光明的、更好的未来生活。总体上音乐的情绪是积极向上,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游子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

1.气息:采用绵长弱吹,提高气声比例,气流速度缓而均匀,模仿江南水波荡漾感。每句结尾用气息渐弱营造“欲说还休”的思念。

2.音色:追求清幽圆润的音质,贴近“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明净画意。

3.装饰音:前段使用绵柔的江南丝竹“轻、细、雅”特质和昆曲水磨腔的绵延感,强化地域认同。加入克制的滑音、叠音、打音,要灵巧,不能拙。气震音幅度不宜过大,如同小溪水静谧流淌的幅度。

4.联想故乡特定场景,带入自己的思绪,如母亲灯下缝衣、旧居庭院、儿时玩伴等等。

5.演奏高潮段落时,腹部支撑力加强,增加流速和气息压力,确保高音的音准,要有“亮”音,但不能风门太细导致音色刺耳。

6.渐强进入释放张力,表达思忆喷涌而出,代入游子归乡的呐喊情绪。

7.指法上,高音区同音切换的时候用打音、叠音、吐音交替,落指要利索,打音力度大一些。音头处理干净,气震音幅度要加大一些。

8.高潮后瞬间转极弱,进入尾声,高音区与结尾的结合要使用暖气流,最后一段希望表达更温柔一些。

此版《忆江南》的艺术追求,我想在于以箫声化白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温婉与“何日更重游”的炽烈交织。乐曲难度虽然不大但是难点在情绪的表达上,这是需要拿捏尺寸的重点。

——田龙 2025年7月于京